001 发表于 2023-5-5 17:50:47

治疗痰饮头痛的好方法,医圣早写出来了


现在很多人在网上自测,发现自己是痰湿体质。



比如头晕头重、胸闷心悸心慌、咳嗽吐痰;胃肠中有水声漉漉,或口粘、口腻、口干不欲饮水;大便黏拉稀;皮肤起湿疹、荨麻疹、水痘等。



这些似乎都和中医说的痰有关。



经方的力量效若桴鼓,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经典是怎么看待痰饮,以及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中医讲:痰、饮均是津液代谢障碍所产生的病理产物。



其中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



其实就是人体的津液在体内的循环、排泄过程出现了异常,停滞、积聚在身体。



大多数情况下,眩晕与气血不足、肝肾不足等密切相关。有人还会猜测自己是不是高血压。



而今天我要说另一种情况,是痰饮引起的眩晕。



痰饮在人体内的形成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如果脾胃的运化功能失常,就会导致水液不能正常输布,停留在中焦。



而水液属阴寒的,一旦停留在中焦,就会阻滞人体气机升降。气机的升降出了问题,就会导致气血出现问题。



气血不能上达于头部,就容易出现头晕、眼睛昏花等症状。



把阻塞在管道中的痰饮化掉,清阳之气才能上升,眩晕才会好。



小半夏汤原方出自《金匮要略》,被后世誉为止呕之祖方。



小半夏汤既然可以通过温化痰饮来降逆止呕,也可以治疗痰饮引起的其他疾病,如头晕。



眩即眼花,晕为头晕,二者并见,称为眩晕。



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车,天旋地转,不能站立,常伴恶心、呕吐、汗出,甚至昏倒。



《丹溪心法·头眩》认为“无痰不作眩”,《景岳全书·眩运》强调“无虚不作眩”。故而选用散寒化饮的小半夏汤。



原方组成为半夏20g,生姜10g。



半夏温化痰饮,在《伤寒论》里与痰饮有关的方剂里,基本都能见到半夏,尤其针对清稀的寒痰。



生姜除了温化痰饮之外,还能健脾运化,从源头上减少痰饮的形成。



涤痰则清阳自升,头晕祛;化饮则升降复常,呕逆止。



临床上单纯的小半夏汤证不多见,而兼证较多。



如患者眩晕、心悸、心下痞者,可加茯苓,名小半夏加茯苓汤。这是最好的加减化裁代表了。



之所以加上茯苓,一方面是可以除湿,化痰饮,另一方面是可以生血,安神。



总结下来,虽为头晕但病机却与呕吐相同,均为饮邪阻滞,脾胃升降失调。



这时候,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就算用止呕方来治眩晕,也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临床稍有体会,同大家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治疗痰饮头痛的好方法,医圣早写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