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张仲景神方,大补阳气,大祛湿气
中药中有位八面玲珑之人,炙甘草,能和99.9%以上的中药打成一片,并以其甘缓,补脾益气和胃,为战胜病魔贡献不少的力气。炮附子辛甘大热,阳刚气十足,能让十二经络都感染上它火热的工作激情,温经逐寒,祛风除湿,宣通气血倍儿有力。用其补心阳以通脉,除脾湿肾寒,补下焦之阳虚再合适不过。炙甘草配炮附子,一个性子缓,一个性子烈,既能牵制附子爆脾气对人的伤害,解其毒性。又能调和药性至不急不徐的状态,补心益脾,补中益气。
炮附子又如马背上的爷们,喜欢四处走动攻伐,对体内之风寒湿暴打。炙甘草之沉稳,能将其攻伐的成果守住。使身体内外调和,对风、寒、湿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不能畅行,引起肌肉、筋骨、关节等酸痛、麻木、伸屈不利等有利。
炮附子通行十二经,有内外病同治之功,但主要对体内之风寒湿邪攻伐,若体表也有同样的邪气,谁又是药效担当?
桂枝向着天空中的阳光,热情洋溢回答:我!
桂枝,是肉桂树上最嫩的那一截,桂枝的生长都从它那儿延续,吸收到的天地阳气多,这个阳气用于体内,可散体内与体表寒凝,并使其化成气,从体表以汗水的形式而出。让受邪气束缚的肌表筋络打开,那些肢节间的痰凝血滞,也被一道攻伐消解,从而达到除骨节疼痛之功。
由于桂枝生长时善于外延向上,与附子同用,可引附子至痛处,攻克风寒湿引起的肌肉、筋骨、关节等酸痛、麻木,尤其是肩臂疼痛。
三味合用,所治的症状已很明显:表里阳气俱虚,可用他们助阳通经络,达到祛湿利关节,甚至风虚引起的头重眩晕之效。对发汗引起的里气不足而短气,炮附子可通心阳,桂枝能通肺气,心肺之气调和,加上炙甘草两边都占,又能缓中,平衡桂枝与炮附子的刚烈之气,令短气之症亦解。
但通常来说,祛湿仅靠发汗还不够,人体最大的排水系统在下焦,需补脾燥湿利水方能达到。
为什么要补脾?
脾主四肢肌肉啊!病变部位在肌肉、关节,与脾脏密切相关,从脾治,补脾祛湿,扶正祛邪,才能达到更好的疗效。
甚受脾喜爱的白术就此报到。
白术不仅补脾益气,还燥湿利水,能像烘干机一样燥湿,将体内之寒邪湿浊从皮肤推出去。又能像洗衣机一样脱水,让湿浊从下焦之排水系统出去,小便不利用它是太妙了。
由于白术能温暖地让脾良好运转,纯爷们炮附子不仅温暖脾,还温暖肾,合用可让先天与后天之精都得到补益,脾肾兼治益精气不说,还可温阳散寒,健脾除湿,利水,通经络,不仅适用于风湿关节屈伸不利,麻木疼痛,还可消水肿等。
因此,四味一道,暖肌补中,益精气。因风湿关节之湿主要在肌表,故以善治体表之风寒湿的桂枝用量为大。这便是大医张仲景所著《伤寒论》甘草附子汤方。
组成:甘草(炙)二两(约30g),炮附子二枚(约40克),白术二两(约30g),桂枝四两(约60g)
合用以治表里阳气俱虚、风湿俱盛、病偏于里、湿流关节的风湿病。表现为骨节疼烦,牵引拘急不得屈伸,不能触碰,一碰就痛。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怕冷穿的厚,或身微肿等症状。
《外台秘要》载:骠骑使吴谐,受风后第七日,起身立刻便倒,大腿及手皆不受掌控,又腰背疼痛,通身肿,短气,第二天服此汤一剂,通身流汗,病便好了。
《上海中医药杂志》载:单用本方治疗寒邪引起的肢体麻木疼痛之症2例,凡属风湿寒痹,即使没有汗出怕风、短气、小便不利等症,用本方亦可取效。
其它更多的临床见证就不一列举啦!
一个问题:甘草附子汤方如何制作服用?
水煎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觉得200毫升多了的,服120至150毫升也可。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又心烦的,给他再服100毫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