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发表于 2024-8-22 10:00:25

守护古都根脉 走好发展之路 ——新时代古都文化遗产保护...

 8月19日至21日,新时代古都文化遗产保护论坛暨中国古都学会2024年年会在河南饭店举行。饭店院里的郑州商城青铜作坊遗址保护标志引起许多与会专家的兴趣,有的专家还趁着午休时间赶到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感受遗址近年来发生的变化。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郑州被列入八大古都20周年,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古都文化遗产,成为论坛的热点话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刘庆柱认为,都城是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物化载体,都城选址、布局形制等规划理念一脉相承,突显了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的特点。因此,对古都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都显得十分重要。  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拥有四座。郑州、洛阳、开封、安阳各自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与文化遗产,也都在积极探索古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的新路径、新方法。  以“古”融“今”  当前我国正值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如何平衡城市经济建设与古都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成为新时代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  “保护不是要回到过去,而是需要以勇气结合现实与潜在的文化、物质和环境资源,承担起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任。”洛阳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馆员李云方认为,洛阳大遗址保护利用片区经历6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城市规划、项目建设中充分考虑大遗址保护,努力谋求城市发展新模式。  从昔日深埋地下的遗址,变成如今的文化新地标、网红打卡地,在洛阳,隋唐洛阳城遗址等文化遗产借助一系列保护展示工程“活”在当下,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组成部分。  开封城摞城的现象是我国古都之中最突出的。尽管地面建筑已经模样大改,但是从考古发掘来看,历代开封城市中轴线基本未变,宋代以来的标志性建筑州桥、相国寺、铁塔、繁塔位置未动,外郭城垣和内城景龙门已经探明,这是古都开封最具标志性的文化遗产。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李孝聪强调,任何一个都城的保护、开发利用都应该重视该都城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标志性遗址。要摒弃“改旧换新”的思维,要对古都名城进行全程式的研究与关注,留存古都的文化底蕴与城市记忆。  洛阳、郑州、开封、安阳、商丘等河南古都名城与大运河有着密切的关系。来自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文化旅游体育局的徐冉与来自开封市地方史志学会的徐可建议,要利用好隋唐大运河这张名片。在大运河古都文化带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应以文化价值导向来规划工程建设项目。  北京联合大学教授张宝秀深度参与了北京中轴线的申遗工作。在论坛上,她介绍了这次申遗工作在古都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相关经验: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以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为抓手,提升北京老城整体保护水平,促进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利用。  从“静”到“动”  古都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新路径被不断发掘。如今,洛阳的各大博物馆里解谜、看戏剧、玩游戏等观赏文物以外的新玩法层出不穷,备受年轻人青睐。  郑州文化遗产时间早、价值大,但读懂难、观赏性差。郑州市非遗保护和文旅文创融合发展中心主任李桂玲认为,要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播,实现郑州古都民俗文化的活态传承和创新发展。  本次论坛上,“联结”“联动”“组团”等词语被反复提及。古都文物遗产之间的联动有利于促进资源整合,增强文化认同,实现协同保护。2024年郑州谋划建设十大保护展示利用组团工程,这一举措有助于文物资源系统保护,是文物保护利用体系创新的有益尝试。  “郑州被列入八大古都之后,郑州商城遗址及周边的变化大家有目共睹。我们应该让古都文化遗产走进现代人的生活,分享遗产保护成果,增强自豪感。”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副会长阎铁成表示。(记者 张体义 见习记者 刘曈)责任编辑:何心悦来源:河南日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守护古都根脉 走好发展之路 ——新时代古都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