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有趣的地名26——从俗还是按古音,南阳简称“宛”到底读作啥?

[复制链接]
001 发表于 2023-4-6 17:34: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01
2023-4-6 17:34:21 892 0 看全部
古代西域有个古国叫“大宛国”,史记也有记载,它的特产就是著名的汗血宝马。

这里“宛”读作"yuan"。

“宛”专指南阳这一地名时,又读作什么呢?

大部分人的第一感觉是“wan”,其实这样是不对的。

“宛”指南阳这一地名时应读宛(yuan),意为“灵气渊潜”。

“宛”专指南阳这一地名时

关于“宛”的读音,也引起了不少文化界人士的注意。

曾有南阳政协委员专门就这件事,在南阳两会上提交了《关于恢复南阳古称宛(yuān)读音》的提案。

许多在外地的南阳籍专家学者,也曾专门致信南阳市有关部门,建议订正“宛”作为南阳简称时的读音。

从俗读作“wan”,失去了南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丰富内涵。

从何时起,南阳将自己的简称“宛”,错读为“wan”音,谁也说不清楚。

也有人认为,既然南阳人读宛为“wan”音,已约定成俗,那就跟随大众吧。

这些看法值得辩证看待。

南阳历史厚重,文化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把自己家乡地名的读错,可能会让他人耻笑。

南阳是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南阳人如果将地名的读音读错,有损南阳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不珍惜自己的文化底蕴。

世所罕见的名字


在许多文化界的人士看来,南阳古称宛(yuan),是南阳人值得骄傲的一个读音。

《辞海》解释,“渊薮”一词出自“宛为大都,士之渊薮”一语中。并指出宛(yuan)县,为今河南南阳。

河南长垣县文化届泰斗、县志主编萧歧峻先生曾专门撰文,称赞南阳古称宛(yuan)是个“世所罕见”的名字。

在他的文章中介绍说:“南阳简称宛(yuan渊)是个多音、多义字。

《后汉书》中称宛(yuan渊)为大都,士之渊薮,意喻南阳为藏龙卧虎之地。

从史书来看,当时对南阳的描述,表明南阳地域环境优美,名字新奇,国之少有,世所罕见。认为此地应是出将入相、龙争虎跃之地,不愧为历史文化名城。”

南阳古地名“宛”到底该读什么音?1996年,南阳作家张克锋曾致信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请教。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于当年11月回信张克锋,信中说:“来信收到。战国古城宛,古时读yuan(於袁切)是肯定无疑的,wan(於阮切,碗)是它的另一个读音,表实词义,二者本不相干……。”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在这封信中,批评了南阳人不该把自己家乡的地名“宛”(yuan)读错为“wan”。

信中还写道:“厦门、荥阳等地名的读音,都有不从白读的趋势,即不按它的常用音去读,保留自己的特殊性。

“在这一点上,宛字的读音却正好相反,是从俗、从白读的趋势,很特殊。”

其实,当今不少知名专家学者也指出南阳古地名宛应读“yuan”音。

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在央视百家讲坛讲《史记》很受大众追捧。在讲到刘邦占领宛邑时,他特别强调:“宛(yuan),古县名,今日河南省南阳市。”

在知晓今天的南阳人,将自己家乡的地名宛(yuan渊)俗读为宛(wan)时,他语重心长的说道: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南阳人,不应该读错自己家乡的地名。

读音背后的文化


南阳古地名“宛”,三皇五代时期就读“yuān”。

传说在五千多年前,神农氏曾来到豫州西南一带。

他见此南阳这一地区山峦如聚、丛林葳蕤,沃野千里,一派蓊蓊郁郁、生机勃勃之景象,就赞叹到:“此地真乃灵气宛(yuan)潜,富民宝地也,就叫宛(yuan)吧!”

宋代文史学家罗泌,在他著作《路史》中写道:“三皇之世,宛(yuan渊),郁郁华国。”

说明“宛”这个地名,时间之久远,可谓源远流长。

春秋早期,楚文王灭申、唐、邓等国后,在此地设宛邑,南阳称宛就是从春秋开始的。

为何叫作“宛”?根据神农氏称南阳之地为“灵气宛(yuan渊)潜,富民宝地”的传说,楚国将新建的城邑定名为“宛邑”。

公元前291年,白起率军攻占了韩国的宛(今河南南阳)。宛是中原的重镇,是重要的产铁基地,又是冶铁业中心。

秦昭襄王35年,公元前272年设南阳郡,治所在宛县(今南阳市)。南阳名字自此始。

此后,在史书上记述该地时,南阳与宛作为对同一个地方的称呼经常互相使用。

在《史记》中,提到南阳的部分有40余处,其中就有多处是宛(yuan)与南阳这两个名字交叉使用。

2002年,再版的《辞海》更为醒目地将南阳古地名“宛”字的注音单列出来。


"宛"特指南阳这一地名时,读作“yuan”!

2018年,央视纪录片《三国的世界》播出,纪录片有深度又有广度,李立宏老师的声音真让人熟悉,好似在看舌尖上的三国。

沈伯俊是研究三国的权威专家,当说到"宛城"时,沈老的发音也是" yuan 城",真令人欣慰!

这是河南南阳的古称,这才是正确的读音。

如今到底该如何读?


宛字的本义:“宛,屈艸自覆也。上文曰奥,宛也,宛之引申义也。此曰屈艸自覆者,宛之本义也。引申为宛曲,宛转。

“宛”与“薀'声义皆通。从宀,夗声。夗,转卧也。亦形声包会意。于阮切。”

宛字结构,上面是“宝盖头”,下边是奥,是一个上下结构。

那我们换个角度想一想:南阳人为何将yuan错读作“宛(wan)”?这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从地理角度看,因为南阳的地形,是一个盆地,正好像一个碗。碗是人们吃饭离不开的器物,读作“wan”,很好理解。

还有一个比较的新颖角度,从宋代的韵图到现代的播音理论来讲,语音系统被分为“四呼”,即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和撮口呼。

“宛(yuān)字在语音学上属于撮口呼,而读成“宛(wǎn晚)”是开口呼,声调比较响亮,更容易传播,人们起名,往往追求响亮的名字。

从音节的组成来看,“宛(yuān)整体认读音节,短音;而“宛(wǎn)”有声母和韵母,两拼音节,长音,停留时间比较长,给人的印象深刻。

无独有偶,在古代用“宛”字作地名的不只有南阳,还有安徽的宣城。

宣城,古称宛陵,汉初置县,隋才改名为宣城。绝大多数的宣城人也把“宛(yuan)陵”读成“宛(wǎn晚)陵”。

地名的读音是按古音还是现在的读音?我们要辩证看待,语言和音节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

语言的本质是工具,是人类交流思想的载体,它有一定约定俗成性,大众流行的其实就是最好的!

怎样方便,怎样顺口,这才是语言文字生生不息的秘密!

对于语言这东西,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随着时代的改变,起到表情达意的作用就行了,最后由大家来认可。

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古音普及南阳文化的厚重底蕴!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厚古薄今,为了复古而复古!
bb1acef72f23fee0839b3f0b4ff9f1a5.jpg
40747718caeed392db27da2a6eff0b6f.jpg
242ef6450c095befef5368fbc60054e6.jpg
aa2d3c27a0f1eeaec5fed8ce4fcff673.jpg
25732573e31e5abc4aa350e0abd4a07b.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您可能感兴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001
管理员给TA私信

查看:892 | 回复:0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联系电话:18336672352 0377.net 版权所有 邮箱:bimingfeng@vip.qq.com ICP备案号: ( 豫ICP备2022020656号 )
Copyright © 2002-2024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