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打好秋粮生产主动仗 单产提升在行动丨 玉米生长中后期如...

[复制链接]
001 发表于 2024-8-28 10: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01
2024-8-28 10:36:16 299 0 看全部

 8月24日中午,洛阳市偃师区槐新街道北窑社区种粮大户王松涛的田里,一棵棵玉米挺拔而立,郁郁葱葱。

  这几天雨水情况变化较大,王松涛不放心自家玉米的病虫害防治效果,用微信给偃师区植保站站长赵要辉发去了求助信息。不一会儿,赵要辉和两位同事就来了。

  “你家玉米防治得不错,不用担心。现在要重点防治南方锈病、弯孢叶斑病、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等,防止它们对玉米的生长造成影响,同时做好玉米的营养元素补充。”赵要辉在田里查看后对王松涛说。

  今年3月,我省发布《河南省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方案》,对秋粮大面积单产提升作了具体部署。玉米提单产的技术要点之一就是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眼下是玉米生长中后期,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搞好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至关重要,如何做好综合防控?开展“一喷多促”是最直接、最简便、最有效的措施。通过一次性喷施杀菌杀虫剂、生长调节剂、叶面肥等,达到防病治虫、促壮稳长、促灌浆成熟、促单产提高等多重效果。

  “7月18日左右和8月10日左右,我们根据玉米的生长情况和专家建议,已经用无人机进行了两次‘一喷多促’,效果非常明显。”王松涛掰开几个玉米穗,几乎找不到虫子。

  除了做好“一喷多促”,王松涛在使用物理防控技术上也下了一番功夫,努力实现绿色防控病虫害。

  王松涛这块210亩的地头,40米的间距就有一个太阳能杀虫灯,不仅能有效降低对害虫天敌的杀伤,加快害虫天敌种群增长,还可减少农作物、土壤、水域的农药污染,实现农田生态的良性循环。

  “通过在种粮大户服务群发布病虫害发生情况预测及防治措施,组织农技人员到田间地头提供具体技术指导,目前偃师区秋季开展‘一喷多促’面积38万亩次,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52万亩次。”一起来查看玉米生长状况的偃师区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研究员张飞跃介绍。

  从王松涛的田里出来,他们赶到了岳滩镇王庄村。文亮家庭农场负责人高普飞正在田间进行无人机飞防作业,邀请他们过来指导。

  “前年我家玉米亩产量1000斤,去年亩产量1200多斤,估计今年亩产量1400斤没问题。”流转种植400多亩地的高普飞尝到了综合防控和农业技术的甜头。

  目前,全省玉米产区正积极开展“一喷多促”等工作,截至8月23日,全省投入服务组织1432个,累计病虫害防治面积10139万亩次,秋粮作物病虫害整体发生比较平稳,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不过,河南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地带,生态条件既适宜农业生产,又利于病虫害发生。当前虽然已过“七下八上”汛期,但仍有多次过程性降雨,重大病虫害潜在威胁仍然存在,需提高警惕、严密监控。

  记者手记

  打通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

  初秋的田野,玉米长势喜人,孕育着丰收的希望。这离不开常年奋战在农业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他们,是这片田野上最坚实的守护者。

  赵要辉、张飞跃这样描述他们的日常工作:“一年有10个月都在田间地头。”很多时候,在解答一位农户的问题时,另一位农户的问题已经在线等待……这是广大基层农技人员的工作状态。

  良种、合理密植、水肥一体化、生物防治病虫害……农业技术人员是农户和农业技术之间的桥梁,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减少了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保护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高质量发展。

  他们日复一日默默奉献,有效打通了农技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现代农业技术在中原沃土落地生根。(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于涛 见习记者 邓莫楠)

责任编辑:王靖
来源:河南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您可能感兴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001
管理员给TA私信

查看:299 | 回复:0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联系电话:18336672352 0377.net 版权所有 邮箱:bimingfeng@vip.qq.com ICP备案号: ( 豫ICP备2022020656号 )
Copyright © 2002-2024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