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有趣的地名6——唐河桐寨铺镇,镇史考证!

[复制链接]
001 发表于 2023-4-6 17:40: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01
2023-4-6 17:40:34 845 0 看全部
少时,立于渠泮,源从何来,流去何处,心始有疑。

屈子作《九歌》而问天,太史公撰《史记》以备后世来观。

煌煌二十四史,尽载王侯将相。敝镇乡野,不见于卷。

清修县志,世人难阅,藏于档馆。

国事大记,学而习之,胸中了然。

但桑梓往来,谁为述怀,于故纸中孜求,能窥前事一二,心亦足哉!

桐寨铺镇,成于何时?何以此名?

今人泯惘不知,余钩沉索隐,以考镇史。

隋,始建镇制。原名许友镇,于母猪河岸。

今属唐河,古为唐州之地。

唐之唐州,属山南道襄阳府,辖方城、桐柏、泌阳(今唐河)、比阳(今泌阳)、州所湖阳(今湖阳镇)五县。

宋之唐州,亦辖其五县,属京西南路襄州。元守宋制。

迄今,尔来一千又四百余年矣。

唐末,黄巢举农民义军,与王师激战于唐州,尽废城垣。

靖康之耻,岳飞挥军,与金兵鏖战于唐州。

高宗跪降,和戎诏下,其盟约有款:割唐、邓两州之北半为金。后尽让金吞,设南阳府,辖唐邓。终毁于元末,此之史,计有七百余年。

几经兵燹,荒莽如原,乱野无田。

元至正年间,山西移民来此,定居于旧址西二里许母猪河东岸。

明洪武二年,降唐州为唐县。

为恢生养,以复其煌,更移洪洞之民于此,建村成落。

是时,桐树成林,自而成寨,称为桐寨。

因扼守唐宛、桐苍两古道之叉口,南北商客,食餐投宿,贸易兴荣,便称桐寨店。

后于此设程铺,改称桐寨铺。

村名背后的故事

镇下有村,多以所处之境等命之其名。

惠老营,旧称四平村。始祖惠伯通,早于元朝至元三年,逃荒于此。伯通生有三子,长子子征、次子良山、幼子和。

长、次两子又生十二子,今解凹村西有惠氏祖坟,即长、次两门十二子之墓。

惠寨,宋元明三代,为河道码头,北通桐河、高庙。

宋有李姓建楼,旧称李楼。因助宋将孟宗政及其子孟珙,会同岳家军与蒙古军,共围金兵于蔡州。

金亡,珙又与元军战,鞑子退,焚李楼。

明永乐十五年,惠姓自惠老营迁居此,夯土垒寨,故有今谓。

槐树底村,迁徙于洪武间,因洪洞有槐,亦植槐木为记,故村名为此。

桐河乡大郭庄郭姓,于万历间建村。人衍渐繁,桂花院有八子一女,分门自立为户。

成今日吾镇之二门岗(郭二门)、郭三门、郭四门、郭五门、郭六门、郭七门等村名。

草店,系杨姓于康熙间迁此。见草丰茂,杨同音羊,取羊不缺食之吉意,而定村名。

十八里党,因距镇有十八里路城,且村为党姓,故有其名。

肖堰,世传万历间肖姓,自山西来,于此为贩。后弃商务农,建村开荒,为解饮水之困,于村侧挖池成堰,习称至今。

上屯、下屯两村,世传三国魏将张龙昌,屯田至此。

田有四十八顷,故有“四十八顷张家园”之说。以形势为分,高者为上屯,低者为下屯。

李松庄,曾名刘茨园。李姓二世祖李松,治家有方,祖产殷实,皇封其为“佐登仕郎”,于乡野村间,颇有名传,后相沿为村名。

吾镇东有“王茨园”,茨乃即蒺藜,乡野常见之。

刘斌桥,传嘉靖间,赵姓商贾,自怀庆来,聚以集市。后因水患,西迁。

明末夭姓迁此,劝民修寨防匪,人称夭友寨。

尔后富商刘斌,于桐河之上,筑五孔石桥,畅通道路,民感其德,遂改今称。

半站店,正德十二年,李营寨六世孙,分家居此,设店铺,旧称福星铺。

福星铺(今半站店),李营寨李姓六世孙分居此处,开设店铺,称福星铺。取福星高照之意!

因位之宛唐官道之半,村西五百米之外,立有界牌,牌文有书:南唐两县接递议事处。更建有界牌桥,遂有今谓。

清康熙《唐县志》载:程有铺,铺有兵,纪程次以传邮命,分地界以均佚,制其善矣。

唐虽僻处宛东,而东连桐柏,西通宛洛,南控襄樊,北交裕舞,山河险道之间,羽信往来奔驰,不敢告劳也。

又云:镇之有集,通功交易,招生聚而便商民。唐处荒僻,较之通都大邑,相去什伯,然布帛黍谷,不无贸迁。

今所辖集镇,仅其名而已,况土著之民,货殖无资,类皆秦晋贾人,僦居经营。

水流万里终有源

夫吾镇有村数百,知其史者寥寥无几,难以详尽一一。

尤以元、明之末战事焚掠为重,境内百里,人迹罕见,百市俱殆,史载有三四之次数。

明清皆有民移于此地,尤以山西洪洞者为最。

结草为庐,搭庵成屋,垦荒开野,生根落户。以姓或向为村名,相沿于今。

今察镇之四围,南北平坦,东西两侧,形势下陡。远观是高岗,近走履平地。此不正为古人择居良宅乎?

常闻人道:脚之小趾有裂叉者,为洪洞移民,汝可自视。然历经千年,风貌巨变,桐林何处可寻。

自元末至今,有六百七十余年也。明清民国,见于百科。

考以镇史,解幼时之惑。镇史千年,却书千言。终盖鲜有文典,实难以概全。

余曰:人生于世,何来?何去?庄生之谜?难自解也。

今寻根不忘初心,胸有怀而馈遗子孙。沧海渺茫如一粟,尘世荒凉历千古。

考之成史,书之为文。情发天地,笔为意驰,感我心者,余必记之,后当以效哉!
4c41a38c0dc5be0aa8f6d89059912b2b.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您可能感兴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001
管理员给TA私信

查看:845 | 回复:0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联系电话:18336672352 0377.net 版权所有 邮箱:bimingfeng@vip.qq.com ICP备案号: ( 豫ICP备2022020656号 )
Copyright © 2002-2024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