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经验】仲景留下的治疗大法,各种痰湿问题,皆可迎刃而解
痰饮病是临床较为多见的一类疾病,《黄帝内经》中尚无关于痰饮的完整记载。
直到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首次明确提出“痰饮”一词。
并且创造性的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这一影响深远的治疗大法。
“温药”就是指温性药物。因为痰饮的形成主要是由肺脾肾等脏腑阳气虚弱、水液停滞而成。
阳气虚为本,痰饮停滞为标。
本虚当温补,温药具有振奋阳气、开发腠理、通调水道的作用,使痰饮得除;
标实当以温药化之,痰饮为阴邪,得寒则凝,得温则散。
因此无论标实、本虚,皆当以温药治之。
这里补充一点,张仲景所言“温药”并非单指温补药物,实则蕴含具有攻邪或扶正的温性药物。
对“和之”的理解,可以理解为需根据饮证的标本缓急、寒热虚实等不同情况施以不同治疗方法。
而不是尽以温药治之,若病情初期或病情较缓或饮未完全化热时,用药多偏温。
张仲景的“温药和之”,其实是针对饮邪为病多样复杂的总治疗原则。
痰饮可细分为寒痰、寒饮、热痰、热饮、燥痰等,临证时遵古法而不拘泥于古法,不可一概全用温法温药治之。
寒痰、寒饮主以温药和之,热痰、热饮主以凉药和之,寒热虚实错杂者又当温清攻补和之,才能将“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原则灵活运用至各种肺系疾病治疗中。
最后补充一点,“饮”作为一种体内的致病因素,具有质地清稀、流动不定的特性,与西医学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气道黏液高分泌等很接近。
因此,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黏液高分泌状态,肺结核、肺癌、肺炎等胸腔积液,心衰等导致的心包积液等,均可从“饮”进行论治。
这也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一个新思路,就是从中医“饮”邪论治。
不论是什么根本大法还是指导原则,都当“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灵活运用各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