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发表于 2023-4-12 22:34:09

中药学:补气药


脾气需要温和,这首曲子中运用了比较频促的徵音和宫音,能够很好地刺激我们的脾胃,使之在乐曲的刺激下,有节奏的进行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樂藥同源,听首音乐祝大家有个好心情
温馨提醒:用药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四诊合参后根据体质辩证用药,切勿随意用药!注意用药安全~



补气药

本类药物性味多属甘温或甘平,主归脾、肺经,部分药物又归心、肾经,以补气为主要功效,能补益脏气以纠正脏气的虚衰。

补气又包括补脾气、补肺气、补心气、补肾气、补元气等具体功效。因此,补气药的主治有:

脾气虚证,症见食欲不振,脘腹胀满,食后胀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形体消瘦或一身虚浮,甚或脏器下垂,血失统摄,舌淡,脉缓或弱等;

肺气虚证,症见咳嗽无力,气短而喘,动则尤甚,声低懒言,咳痰清稀,或有自汗、畏风,易于感冒,神疲体倦,舌淡,脉弱等;



心气虚证,症见心悸怔仲,胸闷气短,活动后加剧,脉虚等;



肾气虚证,症见腰膝酸软,尿频或尿后余沥不尽,或遗尿,或夜尿频多,或小便失禁,或男子遗精早泄,或女子月经淋沥不尽、带下清稀量多,甚或短气虚喘,呼多吸少,动则喘甚汗出等;



元气藏于肾,赖三焦而通达全身,周身脏腑器官组织得到元气的激发和推动,才能发挥各自的功能,脏腑之气的产生有赖元气的资助,故元气虚之轻者,常表现为某些脏气虚,若元气虚极欲脱者,可见气息微弱,汗出不止,目开口合,全身瘫软,神识朦胧,二便失禁,脉微欲绝等。

此外,某些药物分别兼有养阴、生津、养血等不同功效,还可用治阴虚津亏证或血虚证,尤宜于气阴(津)两伤或气血俱虚之证。



补益脾气之品用于脾虚食滞证,还常与消食药同用,以消除消化功能减弱而停滞的宿食;

用于脾虚湿滞证,多配伍化湿、燥湿或利水渗湿的药物,以消除脾虚不运而停滞的水湿;

用于脾虚中气下陷证,多配伍能升阳的药物,以升举下陷的清阳之气;

用于脾虚久泻证,还常与涩肠止泻药同用;

用于脾不统血证,则常与止血药同用;

补肺气之品用于肺虚喘咳有痰之证,多配伍化痰、止咳平喘药;

用于脾肺气虚自汗证,多配伍能固表止汗的药物;

用于心气不足,心神不安证,多配伍宁心安神的药物;

若气虚兼见阳虚里寒、血虚或阴虚证者,又需分别与补阳药、温里药、补血药或补阴药同用。



补气药用于扶正祛邪时,还需分别与解表药、清热药或泻下药等同用。

部分补气药味甘壅中,碍气助湿,故对湿盛中满者应慎用,必要时应辅以理气除湿之药。



补脾气/肺气/心气/肾气/元气

大多数归经都是脾胃



人参


性味:性温,味甘、微苦、微温。

归经:归脾,肺,心,肾。

主治: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

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为补益剂,具有补气,益气健脾之功效】

天王补心丹:人参、茯苓、玄参、丹参、桔梗、远志、当归、五味、麦门冬、天门冬、柏子仁、酸枣仁、生地黄。【为安神剂, 具有滋阴清热,养血安神之功效】

八珍汤: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甘草。【具有益气补血之功效。主治气血两虚证,四君子汤+四物汤】



①《本经》:"主补五脏,安精神,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②《别录》:"疗肠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肋逆满,霍乱吐逆,调中,止消渴,通血脉,破坚积,令人不忘。"

③《药性论》:"主五脏气不足,五劳七伤,虚损瘦弱,吐逆不下食,止霍乱烦闷呕哕,补五脏六腑,保中守神。""消胸中痰,主肺痿吐脓及痫疾,冷气逆上,伤寒不下食,患人虚而多梦纷纭,加而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调中治气,消食开胃。"

⑤《珍珠囊》:"养血,补胃气,泻心火。"

⑥《医学启源》:"治脾胃阳气不足及肺气促,短气、少气,补中缓中,泻肺脾胃中火邪。《主治秘要》:补元气,止泻,生津液。"

⑦《滇南本草》:"治阴阳不足,肺气虚弱。"

⑧《本草蒙筌》:"定喘嗽,通畅血脉,泻阴火,滋补元阳。"

⑨《纲目》:"治男妇一切虚证,发热自汗,眩晕头痛,反胃吐食,痎疟,滑泻久痢,小便频数,淋沥,劳倦内伤,中风,中暑,痿痹,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产后诸病。"







西洋参


性味:性凉,味甘、微苦。

归经:心经、肺经、肾经。

功效与作用:补气养阴、清热生津。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较之于人参,补气作用略差,但比较适合补阴清热,适合气阴两伤】

益肺阴,清虚火,生津止渴。治肺虚久嗽,失血,咽干口渴,虚热烦倦。

①《本草从新》:补肺降火,生津液,除烦倦。虚而有火者相宜。

②《药性考》:补阴退热。姜制益气,扶正气。

③《本草再新》:治肺火旺,咳嗽痰多,气虚呵喘,失血,劳伤,固精安神,生产诸虚。

④《本草求原》:清肺肾,凉心脾以降火,消暑,解酒。



宜忌:中阳衰微,胃有寒湿者忌服。

1.《本草从新》:“脏寒者服之,即作腹痛,郁火服之,火不透发,反生寒热。”

2.《纲目拾遗》:“忌铁器及火炒。”







党参



性味:甘,平
归经:归脾、肺经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生津。治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口渴,久泻,脱肛。
①《本经逢原》:"清肺。"

②《本草从新》:"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

③《纲目拾遗》:"治肺虚,益肺气。"

④《科学的民间药草》:"补血剂。适用于慢性贫血,萎黄病,白血病,腺病,佝偻病。"

⑤《中药材手册》:"治虚劳内伤,肠胃中冷,滑泻久痢,气喘烦渴,发热自汗,妇女血崩、胎产诸病。"





太子参



性味:味甘、微苦;性平。

归经:归脾、肺经。

功效:益气健脾,生津润肺。【适合气阴两虚的人】

主治: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

用药禁忌:太子参味甘补虚,故邪实者慎服

①《本草从新》:"大补元气。"

②《本草再新》:"治气虚肺燥,补脾土,消水肿,化痰止渴。"

③《饮片新参》:"补脾肺元气,止汗生津,定虚悸。"



黄芪



性味:味甘,性微温;

归经:归脾、肺经。

功能主治为: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适合脾气虚,中气下陷】

补中益气汤: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人参、甘草、当归。

玉屏风散:防风、黄芪、白术。【具有益气固表止汗之功效。主治表虚自汗证】



白术

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

功效: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主治:用于脾气虚弱,食少便溏,痰饮水肿,表虚自汗,胎动不安。

【“脾脏补气健脾第一要药”】

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参苓白术散:白扁豆、白术、茯苓、甘草、桔梗、莲子、人参、砂仁、山药、薏苡仁。

Ps:白术&苍术的区别

白术守而不走,苍术走而不守,故白术善补,苍术善行。其消食纳谷,止呕住泄,亦同白术,而泻水开郁,则苍术独长。





山药



性味:甘,平。

归经入肺、脾、肾经。

功能主治:健脾,补肺,固肾,益精。治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消渴,遗精、带下,小便频数。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适合气阴两伤,药食两用】

健脾,补肺,固肾,益精。治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消渴,遗精、带下,小便频数。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①《本经》:主伤中,补虚,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

②《别录》:主头面游风,风头(一作’头风’)眼眩,下气,止腰痛,治虚劳羸瘦,充五脏,除烦热,强阴。

③《药性论》:补五劳七伤,去冷风,止腰痛,镇心神,补心气不足,患人体虚羸,加而用之。

④《食疗本草》:治头疼,助阴力。

⑤《日华子本草》: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主泄精健忘。

⑥朱震亨:生捣贴肿硬毒,能消散。

⑦《伤寒蕴要》:补不足,清虚热。

⑧《纲目》: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







白扁豆




性味:性微温,味甘。

归经:归脾经、胃经。

功效与作用:健脾化湿、和中消暑。属补气药。

参苓白术散:白扁豆、白术、茯苓、甘草、桔梗、莲子、人参、砂仁、山药、薏苡仁。

炮制:

白扁豆: 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炒白扁豆: 取净白扁豆,炒至微黄色,用时捣碎。

扁豆仁:取净白扁豆,置沸水中煮至皮微鼓起和松软,捞出,倒入凉水,搓去皮,晒干,捣碎用;或炒黄用。(皮晒干即为扁豆皮)







甘草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归心、肺、脾、胃经。

功效: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主治: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炙甘草汤:甘草、生姜、桂枝、人参、生地黄、阿胶、麦门冬、麻仁、大枣。【主治阴血阳气虚弱,心脉失养证】

甘草可以解毒,也可以调和药性

①《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

②《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

③《药性论》:"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

⑤《珍珠囊》:"补血,养胃。"

⑥《汤液本草》:"治肺痿之脓血,而作吐剂;消五发之疮疽,与黄耆同功。"

⑦《纲目》:"解小儿胎毒、惊痼,降火止痛。"




大枣


性味:性温,味甘。
归经:归脾经、胃经、心经。
功效与作用: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属补气药。
【补脾&安神】

甘麦大枣汤:甘草、小麦、大枣。【养心安神,和中缓急】

①《本经》:"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

②《本草经集注》:"煞乌头毒。"

③《别录》:"补中益气,强力,除烦闷,疗心下悬,肠僻澼。"



蜂蜜



性味归经:甘,平

归经:入脾、肺二经

功 效:补中,润燥,止痛,解毒。

主 治:治肺燥咳嗽,肠燥便秘,胃院疼病,鼻渊,口疮,汤火烫伤,解乌头毒。

①《本经》:"主心腹邪气,诸惊痫痓,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和百药。"

②《别录》:"养脾气,除心烦,食饮不下,止肠澼,肌中疼痛,口疮,明耳目。"

③《本草拾遗》:"主牙齿疳匿,唇口疮,目肤赤障,杀虫。"

④《本草衍义》:"汤火伤涂之痛止,仍捣薤白相和。"

⑤《纲目》:"和营卫,润脏腑,通三焦,调脾胃。"


红景天


性味:寒;甘;涩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补气清肺;益智养心;收涩止血;散瘀消肿。主气虚体弱;病后畏寒;气短乏力;肺热咳嗽;咯血;白带腹泻;跌打损伤;烫火伤;神经症;高原反应




绞股蓝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消炎解毒,止咳祛痰。现多用作滋补强壮药。




怡糖



性味归经:入脾、胃、肺经。
1、《汤液本草》:入足太阴经。

2、《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二经。

3、《本草汇言》:入足阳明、太阴经气分。

功能主治:缓中,补虚,生津,润燥。治劳倦伤脾,里急腹痛,肺燥咳嗽,吐血,口渴,咽痛,便秘。
1、《别录》:主补虚乏,止渴,去血。

2、《千金·食治》:补虚冷,益气力,止肠鸣、咽痛,除唾血,却咳嗽。

3、孟诜:补虚止渴,健脾胃气,去留血,补中。

4、《日华子本草》:益气力,消痰止嗽,并润五脏。

5、《圣惠方》:解乌头、天雄、附子毒。

6、《本草蒙筌》:和脾,润肺,止渴,消痰。

7、《本草汇言》:治中焦营气暴伤,眩晕,消渴,消中,怔忡烦乱。

8、《长沙药解》:补脾精,化胃气,生津,养血,缓里急,止腹痛。



写在最后:想发愿做一个中医自学交流群,一起学习交流。中医学习路漫漫,有同行者才能走更远。

如果有同对中医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私信我,我拉你进群,群里有专业的执业医生,中医教授,资深中医爱好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药学:补气药